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 德育之窗 > 德育管理 >

教师素养(教学篇)

发布时间:2012-11-22  发布者:admin

五华区教育科研中心    赵吉惠

 

一、教师教学素养——走近学生的心灵

走近学生的心灵,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和保持儿童视角。

1、了解学生的学习

如果我们承认教师的职责是更有效率地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只是关注教学技巧,那么,“认识学生”与“认识学生的学习”就成为教师首先要完成的任务。要认识学生,要认识学生的学习,这不仅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爱心,还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理性,因为认识一个人比读懂一本书要困难得多。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经在《领袖们》中谈到: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群众提供很好的教育,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过分强调每个人样样都好,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认识学生,就要认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在一次语文练习课上,他让学生给词语找家。一个学生把爸爸分到交通工具一栏。立刻引来其他同学的反驳:“爸爸不是交通工具。”老师也很愕然。“爸爸怎么会是交通工具?”于是让这位学生解释原因。“在家里或上街的时候,爸爸经常给我当马骑,他不就是交通工具吗?”

“爸爸是交通工具”多么荒谬的一句话呀!可当我们听了学生的解释后,这句话又变得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有创意。而这许多本可以成为自然而又富有创意的东西,却往往因为我们老师的固执,未能给学生一个解释的机会,未能去倾听学生的心声而变得荒谬。多给学生一个解释的机会,多听听学生的声音,就多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独特体验的机会,就为老师走近学生的心灵提供了一条途径。

认识学生的学习,要求我们真诚并真实地去了解学生、回顾自己的学生时代以体会学生的学习心态、积极投入学习体会学生学习的困难。

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考虑以下这些问题:

①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②通过预习,学生是否已经了解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有多少人了解?了解了多少?达到什么程度?

③哪些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

④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  

2、保持儿童视角

两个故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们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一把小石头递给老板“买”糖,杂货铺老板迟疑片刻之后收下了这一把小石头,把糖“卖”给了他。回忆起这件事,苏霍姆林斯基感慨地说:“这个老板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一生。”

无独有偶,在美国一个跳蚤市场里也曾经发生这样一件事。市场里正在拍卖一辆越野自行车,一位十多岁的小男孩第一个举起标牌,叫价25美元。人们很惊讶,拍卖师也惊奇地问他:“这种自行车在商场里最少也要卖300美元,你怎么只叫25美元呢?”男孩说:“我只有25美元,这是我用课余时间打工挣来的。我一直梦想有一辆这样的自行车。”听完孩子的话,全场再也没有人出价。拍卖师连问三遍,都没有人再给出高于25美元的价格。最后,在全场的欢呼声中,男孩兴奋地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自行车。

两个孩子的行为看似幼稚,但为什么能被人们容忍呢?也许,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一席话能对我们有所启发:“给孩子一个幼稚的环境,要从儿童现实的角度,而不是从儿童未来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生活。童年是一个特殊的生命阶段,生活就是成长,所以一个人在一个阶段的生活,和他在另一个阶段的生活都是同样真实、同样积极的,内容同样丰富,地位同样重要。”

教育到底从哪里出发?如果坚持从成人世界、成人逻辑出发,当然会要求在课堂里尽量增加非此即彼的道德教条。如果从儿童思维、儿童意识出发,那么我们就要一面尽量保持儿童对世界美好的想象,一面把丰富而不是简化的人性呈现给他们。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只有那些以儿童思维为基点,符合儿童需要、儿童经验的教学,才会是有想象力的,有人性力量的。

从成年世界、成年逻辑转到儿童思维、儿童意识,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一位幼儿园美术教师的故事:当她浏览学生图画课的作业时,发现有一本只是把整张纸涂成了一种颜色而已。当时她觉得非常生气,觉得这位学生纯粹是在偷懒,这种画可能是世界上最为简单也是最让教师觉得难看的画了。在经过短暂的生气之后,她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和一位只有四五岁的孩子生气,从教育孩子的角度着想,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画的原因远比训斥他更有价值。于是,她将学生请到办公室,和蔼地问他这幅画的“创作动机”是什么。这位学生得意地解释道:“老师,我原本想画我家的房子,可是我拿纸准备画的时候,发现房子太大,纸太小了,我拿纸和房子一比,发现它和一面墙的一小部分一样大,所以我就用这张纸把这一小块墙画下来了!”美术老师这才突然醒悟过来——原来这幅画虽然不是最美的,却是最真实的。这样巨大的认识差异,正是教育必须要去探寻、去理解的。

儿童观察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与成人不同,他们所能经历的悲哀或者其他情感,永远只能针对他们身边、嵌入他们生活的人物、事物和事件。读一读下面这首诗,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

孩子们,波拿巴·拿破仑/是什么时候出生的?/老师问道。/一千年以前,孩子们说。/一百年以前,孩子们说。/没有人知道。/孩子们,波拿巴·拿破仑/这一生做了什么?/教师问道。/他赢得了一场战争,/孩子们说。/他输掉了一场战争,/孩子们说。/没有人知道。/我们邻居卖肉人曾经有一条狗,/弗兰克说,/它的名字叫拿破仑,/卖肉人经常打它,/那只狗/一年前/死于饥饿。/此刻所有孩子都感到悲哀/为拿破仑。

许多伟人、名人对于孩子情感的影响,远不如与之同名的一条狗的生死来得真切。

在“第二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上,来自台湾的方素珍老师为三年级的学生上了一节《好玩好看的儿童诗》。

方老师的开场白是:“有人叫我花婆婆,也有人叫我方婆婆,有人叫我方阿姨,也可以叫我小方阿姨,只要不要叫我老方就好,因为听起来好老哦!”

接着就直奔主题:“什么叫儿童诗呢?”方老师出示幻灯片:凡是大人或小朋友写的、适合儿童阅读的诗都可以成为儿童诗,简称童诗。童诗的形式、排列都很自由,不一定要加标点符号。

 “我们来看一首诗,”老师边说边出示另一张灯片说,“这首诗好像有意象哦!意象是什么?听起来好难。简单说,就是诗中的感情或想法,透过文字,让读者看了在心里就会浮现画面,这就是‘象’。这是一首小朋友写的作品,湖水的《湖》:

好大的一面镜子,/蝴蝶飞过来/照一照,/看看衣服美不美/看看身材好不好?/一只青蛙跳过来,/打破了镜子,/蝴蝶急得大声叫/我的衣服破了!/我的衣服破了!”

这个时候,每个孩子都竖着耳朵听。台下一千多人也都鸦雀无声——多长时间没有听到过这样有趣的文字了。

方老师接着说:“老师在念的时候,你脑子里有没有这样的想法:一只蝴蝶飞过来,对着镜子开始照,哎呀,我最近是不是这儿胖了点,这里是不是长了一颗青春痘,翅膀是不是很漂亮啊。可是一只青蛙跳了过来,打破了镜子,真是大煞风景。这样就有画面了,对不对?这就是意象,就是你心里的想法用文字写出来,让读者看到了。”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意象,方老师又举了一首“好玩的数字诗”,大意是:6跟9玩踩气球的游戏,一不小心,6脚上的气球被踩破了,6不服气地大叫:你怎么可以把气球系在头上!

方老师说:“各位想一想,为什么6说9把气球绑在了头上?注意看6跟9,是不是6那个‘气球’比较低,看起来像是绑在脚上,9看上去像是绑在头上?这就是数学诗。好玩吧?”

这时台上的学生分明有些兴奋了。

方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试试看,我们用3和0写一首数字诗。”暂时没有学生回应。方老师又说:“想一想,3像什么?”“弓。”“很好!0又像什么呢?”“鸡蛋。”“好,如果我说3和0要赛跑,谁会赢?”“我觉得鸡蛋会赢。”“为什么?”“因为0会滚。”“3不会滚,就一定会输吗?这位帅哥,你觉得3像什么?” “像海鸥。”“太好了!3像海鸥,0像鸡蛋,所以——”“海鸥会飞,鸡蛋不会飞,海鸥比鸡蛋快。”

方老师说:“你看,我只跟你们说3和0 ,可是你们的脑子里面已经开始想象,有了很漂亮的画面出现了。这就是数字诗。我们再看下面一个。”

接着是:2/3青蛙=(蝌蚪) 1/2W=(飞行的雁群)

两个答案都被学生准确无误地猜出。

随后是比较难的数学诗:

清新的空气+微微泛红的枫叶+猫儿的一身厚毛=(秋天的信号)

田园-收获=(大地睡着了)

许多六角形×冰冻的花边=(鹅毛大雪)

一个学生提出答案是“松树”,方老师马上说:“这是我今天听到的一个很美的答案。”

脚-鞋袜+草地=(光脚丫子的快乐)。

每一首诗,学生都兴致勃勃地猜着,虽然不一定能说出完美的答案,但是他们禁锢的想象力已经被打开。“0+0会变成什么?”小手如林般举着。“眼睛。”“鼻孔。”“0+0+0呢?”“冰糖葫芦。”“一个喷嚏加一个喷嚏再加一个喷嚏,那肯定是感冒了。我如果说嘎嘎嘎,再说嘎嘎嘎,再说嘎嘎嘎,你说是会什么?”“一群鸭子!”几乎是异口同声。“大家都很厉害,所以给自己拍拍手。”台上一阵兴奋的掌声。

接下来依次是图像诗(把诗排列得像某种与意象相关的图案)、童话诗(诗中要有童话故事)、抒情诗。每一种诗,都有非常有趣的作品,带给学生们无穷的乐趣。比如写学生打瞌睡的:“一条条瞌睡虫/徐徐缓缓/慢慢爬进我的耳中/老师的声音变得朦朦胧胧/悄悄地爬上额头/鼻尖和眉头和鼻孔/老师/请原谅我/眼皮越来越重/都爬满瞌睡虫”。不仅内容富有童趣,而且整首诗排列成瞌睡虫爬上人的鼻子的样子,非常可爱。

又比如抒情诗《拜访》:“外婆的家/在荒野中/邻居都不往来/大家都很孤单/常常我陪妈妈/来看外婆/端出饭菜/插上黄菊花/妈妈点了香/告诉外婆/我们来了/外婆没回答/我们静静的看着/等着/香短了/外婆吃饱了/我问妈妈/菜都没动/外婆怎么饱了/妈妈说外婆舍不得吃/统统留给我/妈妈提起篮子/牵着我/我回头看看/菊花在风里摇摇摆摆/是外婆向我说再见吗?”

这首诗是哀伤的,但却用了儿童的视角、口吻来叙述,悲哀与有趣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既能为儿童所接受,又不失打动人心的纯真力量。

课的最后是让孩子们“演诗”。这首诗是《明天要远足》:翻过来……/哎!/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翻过去……/哎!/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翻过来……/翻过去……/哎!/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所有的学生都离开了座位,台上顿时热闹极了。方老师一边念诗,一边指导学生表演。每个人都认真地翻过来翻过去,发出夸张的叹息,仿佛自己就是诗中的孩子一样。

就这样,在玩儿一样的学习中,学生欣赏了十多首儿童诗,还参与了童诗的创作。诗歌学习原来可以这样轻松有趣!语文课原来可以如此紧紧贴近儿童的想象世界!教学原来可以这样可爱而又不迷失方向!唯有保持儿童视角,才能获得这样美丽的课堂。

二、教师教学素养——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的割裂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的过程、方法,为活动而活动,这种活动既不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没有价值的,因而是低效、无效的。

《认识人民币》

……

师:刚才小朋友说课余时间有的喜欢下棋,有的喜欢看书,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唱歌,

知道老师工作了一天后回到家里喜欢干什么吗?

生1:烧饭。

生2:看书。

生3:睡觉。

生4:看电视。

师:××小朋友真聪明猜对了。老师最喜欢看动画片了,你们喜欢吗?  

生(齐声):喜欢。

师:谁来说说你喜欢看哪些动画片?

生1:黑猫警长。

生2:猫和老鼠。       ……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好看的动画片,想看吗?现在就一起来欣赏。

(课件演示“小兔当家”的动画故事:妈妈不在家,小兔当家,先到超市买食品,付钱;又去菜场给妈妈买菜,付钱;投币乘公共汽车回家;最后把剩下的零钱放进储蓄罐。)

其二,“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脱离教学内容和特定情境,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一位教师教学《妈妈,不要送伞来》,这是一首浅显有趣的儿童诗: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慢悠悠地走回家。我喜欢细细的雨丝/对我悄悄说话。/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头上顶着/外衣裹住的书包/,变成大雨里机灵的小鹿,/在五彩的伞群里奔跑。/妈妈,我懂得你的爱,/但我不是小糖人,/雨点不会把我淋坏。/我像街边的小树,/风雨中更加勇敢、欢快。

课堂上,孩子们读着这些活泼的文字都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朗读完了之后,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想打水仗;想数雨点;想让细雨淋湿全身,真是舒服极了……但是老师却渐渐皱起了眉头,显然这些都不是她期待的答案。孩子们仍然眉飞色舞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老师终于忍不住了,她再次提示:请大家再想想,要想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来!孩子们还是不解其意,于是老师干脆说破:这首诗与咱们昨天学过的《小狮子》是属于同一组课文。它们的主题都是抒发自主自立的情感,现在大家再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孩子们恍然大悟,课堂立刻变成了表彰自强自立事迹的汇报会:自己叠被子、自己洗袜子、自己擦桌子、自己洗碗筷、自己收拾书包……老师笑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至此终于不偏不倚地完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临下课时老师还不忘鼓励一下孩子们:大家真聪明,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学会自立自强,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仔细想想,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课堂里还真不少见。我们的课堂很多都缺乏童趣、排斥童趣,童心和童趣大多数时候是“自讨没趣”。轻松的雨中漫步是多么可贵的童年经历,但是因为与“主题思想”无关就不能想入非非;雨丝的悄悄话多么令人神往,但是如果无关于“教学目标”就要修枝减叶;在细雨中如小鹿一般奔跑,欢乐的童心如此触手可及,但是因为与思想教育无关,只好草草忽略。

其三,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和技能的训练,这种现象依然存在,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冷落、忽视了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我们对教学目标的思考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①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②知识技能的目标是否清晰?

③思维与情感的目标是否突出重点?

④上课的过程中是否体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⑤上课过程中有没有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从理论上讲,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是统一的,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兴趣浓厚了、自信心提高了,自然能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反过来,知识技能达到较高水平当然也有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但为什么落实到具体的一节课时,我们却常常感觉到三维目标难以统一呢?因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重视的是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的是结果,它们存在时空上的竞争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形成一种课堂评价的习惯,认为每一节课都应该有完善的教学目标。所以,每个教师在备课时总要制定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如知识技能的目标、方法过程的目标以及情感态度的目标。如果少了某一方面的目标,往往会被认定为是有缺憾的,在公开观摩课与各类教学比赛课上这一要求更为严格。同时,还要追求过程的完美性。不论是课的导入阶段,还是课的结束阶段,都需要做到滴水不漏,尽善尽美。但不少听课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完全按公开课的过程照搬,没有两三节课的时间根本不可能消化这一“教学过程”。当然,对一节课而言,也不排除有些优秀教师的巧妙设计、精湛艺术,使教学过程能够比较好地体现三维目标。但对一般的教师而言,要求日常每一节课都达到这一要求应该说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当前,在课堂提倡生成性的教学过程中,有时学生一两个问题的提出,都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来解决。因此,对每一节具体的课来说,我们不应要求十全十美,而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教师教学的特点,突出三维目标中某一方面目标的实现情况来评判一节课的优劣。

李镇西老师认为,有的课充满了知识与能力的讲授与训练,便被指责为“语文课的人文精神荡然无存”;有的课充满了思想与情感的激荡与流淌,便被批评为“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或主题班会课”。把语文课上得既有知识、能力,又有思想、感情,偶尔上一堂这样的“全面”的课是可以的,但不太可能每堂课都如此。因此,我们要着眼于整个学习阶段当中给学生一生有用的语文素养,而不是某一堂课的面面俱到。只要是从文本出发,从语言出发,无论训练还是熏陶,都是语文课。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学生学习整数乘法计算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多位数乘法的重要基础。惯用的教学程序是:(1)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整十数乘两位数;(2)从实际生活中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并理解算式的意义;(3)通过学具等直观材料,获得运算的结果;(4)引导学生进行竖式计算,并解释数位对齐的道理;(5)安排各种形式的练习,巩固竖式计算的方法。这一安排的目的十分明确,即通过课堂的活动让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并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在实际课堂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觉得这样的操作程序很方便,而且经过一节或几节课的竖式计算训练,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但新课程对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提出了不同的目标要求,不仅要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同时又提出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获得成功的体验。有一位教师根据这一目标要求,用两课时尝试了一种新的教法。

在导入阶段,老师直接提出问题:“商店运来许多饮料,一箱是24瓶,请每一个同学猜一猜,16箱这样的饮料大约有多少瓶?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学生猜过以后,老师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来判断猜想是否准确。

按照教学设计,接下来应该由学生独立地探究24×16的各种算法。但老师布置任务后,许多学生仍然抬头望着老师。当老师问他们为什么还不动手计算时,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这是两位数乘以两位数,还没有教呢。”老师肯定地说:“对,是没教。不过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想出许多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仍有一些学生脸上带着疑惑的表情,但全班大部分学生开始思考算法。在此期间,老师在教室里来回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15分钟后,老师开始引导学生讨论自己探索的问题,先在小组内进行,接着又在全班进行。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的学生开始时没有思考到的方法,经过其他同学的提示,又补充了几种与众不同的解法。在这节课中,学生自己发现的解法有“24+24+…+24=384”、“24×2×8=384”等15种。最后,老师组织学生比较各种计算方法的特点,并归纳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课后,研究者对全班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是:有一部分学生竖式计算数位没有对齐,也有些学生运算结果不正确。按照课堂评价的要求,这些学生属于没有掌握两位数乘法运算法则的行列。接着,研究者又与部分学生、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

学生认为:“今天的课和以前很不一样。以前都是老师先教我们方法,然后再计算。今天是我们自己先做,老师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做。”“在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声响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结束了这堂数学课,这真是一堂令人终身难忘的课呀!”“我们很喜欢今天这种上法。”

有的听课教师认为:“这节课教师大胆放手了,这是以前没有过的,也是不敢做的。教师放手后,很多方法都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所以学习热情很高。”“通过一道乘法算式题,让学生知道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很有益处,课上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发展性的目标得以很好的落实。”

也有一些教师认为:“这一节课学生的探索精神是值得称赞的,但照这样上课,学生的基本技能就形不成,那么今后计算就过不了关。”“希望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不要丢弃我国传统教学的好经验。”

执教教师认为:“在这节课中,我的感觉是发展性目标落实得相对较好,而基础性目标则落实得较差。在一节课中,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既能够独立思考、相互合作、共同交流、取长补短,体会解决数学问题时方法的多样性,又有能够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对这种运算技能熟练掌握到一定程度。我感觉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这一节探索性的研究课引出了关于课堂教学目标的争论。类似的问题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也普遍存在。一方面教师以满腔的热情改变原来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多一些自主探索的机会,发展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另一方面,教师们又担心数学的基本技能是否落实。对课堂教学来说,每节课40分钟是一个固定的时间,探索活动多了,那么练习巩固的机会就会减少,从而出现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被削弱的现象。

所以对每一节课来说,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来突出一个主要目标,而不是让所有的课都要做到三维目标面面俱到。从日常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也许这位教师在后续的几节课上会以基本技能练习为重点目标,以弥补这节课的不足。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同样可以达成三维目标。同理,如果有些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围绕竖式计算进行设计,然后在其他内容上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的培养,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学生也能在三维目标上获得全面发展。

三、教师教学素养——深入研究教学内容

研究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研究教材,用教材教;第二是拓展教学资源。

研究教材,首先看教师能否恰当地处理教材,确定适当的教学内容。

我曾经在北京呼家楼中心小学观摩了一节民族民间体育课——“竹杠舞”。

执教者是一位只有6年教学经历的女教师。按理说,这个教学内容源于我们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我们南方的教师最有发言权。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在省、市级体育教学竞赛中,多次观摩过“竹杠舞”的教学。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教师设计各种辅助环节,纠正学生不协调的动作,一节课教学完成后,多达30%以上的学生仍然不会跳。

这位老师自开始上课至教学任务完成,始终以“竹杠舞”的节奏为主线。教授主教材前,先听“竹杠舞”的音乐,并提示学生注意节奏;进入主教材教学时,执教者并不急于让学生进行实际练习——击打竹杠、跳跃竹杠,而让学生在固定的竹杠间,按节奏进行跳跃竹杠练习;在熟练掌握跳跃竹杠的节奏后,再进行击打竹杠的节奏练习;最后,让学生进行击打竹杠、跳跃竹杠的实际综合练习。观察本节课教学效果,只有两位学生(全班47人)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即96%的学生熟练掌握“竹杠舞”的跳跃技能和方法。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深入地研究了教材,确定以“竹杠舞的节奏”为主要教学内容,整节课都围绕“竹杠舞的节奏”进行设计,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恰当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用审视的目光来对待教材,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进行认同或标新立异,给学生提供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大瀑布的葬礼》

一位教师将课后思考题中“如果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改造为“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在为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的葬礼上,如果你是到会的联合国官员,如果你是主持葬礼的巴西总统,如果你是环保主义者,如果你是参加葬礼的国民,如果你是闻讯赶来的记者,如果你是这里的伐木工人,如果你是森林里的动物植物,如果你是河流中的小鱼小虾……你会怎样?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再全班交流。”

以上这个例子是一个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增值的例子,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用教材教”的课例。

我曾经听过一节竞赛课,课题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这篇课文有一个特色,就是以五个小标题来提领五个部分的写作内容。学习小标题的作用和用法,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在这一节课上,执教教师别出心裁地设置了一个教学环节——修改小标题。

原文中的小标题是这样的: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

从语言形式上看,五个小标题的字数虽然一致,但短语结构不尽相同,让人感到作者对语言的锤炼并不到位;从小标题与写作内容的关系上来看,有个别小标题给人以“题不对文”的感觉。

这篇文章写得平平,而其颇有特色的“小标题”又漏洞不少,难怪有老师要感叹:这样的文章怎么能够入选语文教材呢?

不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错误能够转化成为教学资源,教材的不足之处也能够促发教学的灵感。这节课上,执教教师就紧紧抓住“小标题”来做文章,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问:“小标题确立的最基本原则是什么?”明确:小标题所概括的内容应当与写作内容一致。

再问:“文中的小标题怎样改动才能达到题文一致?”以此引导学生再次精读课文,为修改小标题做好准备。

接下来:“结合课后练习二,你准备如何修改小标题?”从短语结构一致的角度上引导学生对小标题进行修改。

教师提示学生用三种短语结构形式修改小标题:

1、高高望天树、青青傣家楼、悠悠野象谷、柔柔傣寨水、淡淡生死观(偏正结构式)

2、走近望天树、参观傣家楼、体验野象谷、嬉戏傣寨水、笑对生与死(动宾结构式)

3、望天树直插蓝天、傣家楼掩映竹林、野象谷未遇野象、傣寨水保佑平安、生与死泰然面对(主谓结构式)

面对这样的学习环节,学生在课堂上兴趣高涨、积极参与。虽然教师没有把相关的语法知识直接提示出来,但是学生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三种短语形式的区别,并且能够依据课文内容和改写要求对小标题进行较好地修改。

这应该算得上是一个“用教材教”的好例,既深入文本又拓展教材,既传授语文知识又提高语文能力。

除了恰当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之外,在教学内容的研究中,我们还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积极地拓展教学资源。课程资源开发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我们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其突出表现就是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到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被挖掘出来。比如有的语文课丧失自我学科的特点,异化为生物课、历史课、物理课、文化课、思维课、班会课等;有的语文课忽视语言文字的学习,重在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作技巧的分析,高唱人文主义,教学内容虚泛、空洞;有的教师急于向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独立阅读、感悟课文的时间得不到基本的保证。在数学课上,一些数学内容被机械地套上了情境,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其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

上课开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0”,问:小朋友们,知道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吗?

学生急忙举手回答:“零”。

老师似乎不满意这个回答,暗示他坐下。启发道:谁再动动脑筋,0又像什么?

生2:像轮胎。

老师:你真会动脑筋,想得非常好。

生3:“0”像太阳。

生4:“0”像十五的月亮。

生5:“0”像西瓜。

……

与此同时,教室里的学生都是抡起手臂把桌子敲得震山响,纷纷抢着发言,各种想象应有尽有。老师分别予以表扬,表扬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

活跃的课堂的气氛持续了将近20分钟。学生所描述的都是有关“0”像什么。

即将下课,老师进行着课堂小结。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

生1:我们学习了“0”,我知道“0”像鸡蛋、像地球、还像……

学生还想说,老师马上暗示他坐下,让其他的学生回答。

生2:我知道了“0”像太阳。

生3:我还知道“0”像车轮胎。

连续叫了4个学生,学生的回答都是“0”像什么。老师只能作罢,草草说了有关“0”的作用与意义,就宣布下课了。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堂很热闹的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注重对学生想象思维的启发,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这堂十分贴近生活的数学课虽然有以上优点,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这堂课明显偏离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数学知识”几乎成了生活例子的附庸。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教学内容,要求我们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将现实生活纳入到课堂教学的视野中,下面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在学生学完“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后,老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探究性练习题: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很受消费者喜爱,营业额连续十年递增。可是到了第十一年,企业的业绩停滞下来,第十二年、第十三年也如此。公司总裁召开高级会议,商讨对策。会上公司总裁许诺说:谁能想出办法让业绩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就给 10万元重奖。有位年轻经理站出来,递给总裁一张纸条,总裁打开纸条,看完后马上签了一张10万元的支票给这位年轻的经理。那张纸条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牙膏管开口扩大1毫米”。公司立即开始更换包装。第十四年,公司的营业额竟真的增长了32%。问:(1)公司总裁是怎么知道年轻经理的建议会给公司带来营业额的较大增长的,你能用计算的方法给予说明吗?(2)牙膏公司在第十四年的营业额增长了32%,你认为是真的吗?为什么?(3)在解答本题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能写出l-2条感受在班内交流吗?

学生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展开了探究。尤其是班内的几个优秀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

公司总裁经过数学计算才知道年轻经理的建议会给公司带来营业额的较大增长。具体计算过程是:

①    测得现售牙膏管直径为6毫米,扩大1毫米后的管口直径为7毫米。

②    消费者使用习惯不变,每次挤出的牙膏长度不变,则牙膏的使用量增加:

(V一V)÷V×100%=(πR2h-πr2h)÷πr2h×100%=(R2-r2)÷r2×100%=(12.25-9)÷9×100%=36.1%;当然营业额也必然增加36.1%。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学生在讨论并完成练习后,有很多体会:①将牙膏管口扩大1毫米,是一种创新思维;②年轻经理获得高额奖励,能够改变生活条件,奠定发展事业的物质基础。这体现了知识的价值;③公司采纳这条建议后迅速发展,取得了更多的利润,说明了知识就是生产力;④教学与经济生活联系密切。

开发课程资源,还需要我们积极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我们呈现的教学资源。2006年12月11日上午,昆明江滨西路4号院社区的住户桂鸿祥以“被狗打扰”为借口残忍地将隔壁院内流浪狗黄黄生下的5只幼犬活活踩死。12月13日19点30分,数百名市民自发来到江滨西路4号院门口,声讨其残暴行为。昆明市第八中学一名高一(9)班谷润老师的学生李睿为此事写下一首诗《五狗之死》。

那寒风中冰冷的黄叶上/无声无息/躺着五只出生不久的小狗/它们不是熟睡/它们已经在恐惧中痛苦地死去/为什么它们浑身鲜红/为什么它们无法瞑目/是谁/它是谁/它有什么权利/剥夺这些幼小的生命?/只因为/小狗们无知的嬉戏声/打扰了它的好梦/只因为/这是流浪狗产下的幼儿/是没有主人庇护的孩子/它竟然伸出罪恶的大脚/狠狠地向下踩踏/任凭小狗们撕心裂肺的哀号/它仍然狠命地踩踏/那寒风中冰冷的黄叶上/只剩下五团血红的绒球/阴霾的天空中/回荡着狗妈妈哀绝的嚎叫/还有善良者的悲泣和怒斥/那寒风中冰冷的黄叶上/无声无息/躺着五只出生不久的小狗

谷老师把这首诗拿来给我看,我们都感到这是一个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契机。我将这首诗歌介绍给我在新知中学的初一年级的学生。我把它抄录在黑板上,先请比较了解这件事的学生为大家讲述了事情的过程,然后孩子们流着眼泪朗读了诗歌,对诗作者用“它”来指代虐杀小狗的人深感赞同,平时上课不专心、最不爱做笔记的一位男生都把这首诗工整地抄写下来。那一周孩子们纷纷在自己的周记里发表了自己对这个事件的看法,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叙述了一个动物救助人类的故事,以此来谴责虐杀动物的人类。在初一年级诗文朗诵比赛中,我们班的一位女生配乐朗诵这首诗歌,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评委老师和同学们,获得比赛的第二名。班上有一位同学患病,她曾经来到教室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五天,在这五天里,有的同学甚至都还没有跟她真正地交谈过,大家对她的印象是比较模糊的。12月份她不幸去世了,学生听到这个消息都忍不住哭了,在我给他们布置的作文《盘点06》当中,学生们几乎都把这位同学的去世列入“06之伤怀事”,为她写了许多纪念性文字,包括一些诗歌。

报纸上曾经登载过一条消息,某中学一名女生跳楼身亡,学校连忙与相关人员联系解决此事,她的尸体还躺在楼下,全校师生该上课的还是上课、该批作业的还是批作业、该做操的还是做操,竟然没有一个人为这名女生的死停下手中的事,学校教育的冷漠无情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学生对于“生命”缺乏最起码的尊重、理解与同情,于是用硫酸泼熊、亲手杀害同学、父母、老师,都不足为奇了。其实善良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努力引导、保持并弘扬这种品质。充分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抓住他们心中的“善”念,来教育其他学生,总比我们生硬地说教更为有效。

四、教师教学素养——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我们先来了解一个研究成果——“学习效果与学习方式的关系”。这个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认知的贡献是不同的,我们应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面对形象思维占优势的青少年,教师要注重处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虽然这种论述未免过于绝对,但的确也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

比如在教学“面积单位”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就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约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学生基本上知道了一张饭桌面的大小约为1平方米,一个小学生的手掌面的大小约1平方分米,一个小学生大拇指的指甲面大约为1平方厘米。将面积单位与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进行比较,使学生对这三种面积单位有了深刻的认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新课改过程中被积极提倡的“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图像、操作、表演、活动、语言来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中的实物主要指实物、模型、标本以及实验、参观等。

在理科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操作学具可以使许多抽象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问题应用题”时,先让学生把4根、5根、7根、8根四堆火柴棒分成每堆“同样多”,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领悟“移多补少”的“平均思想”,然后将四堆合在一起(总数量),要求很快地平均分成四堆(总份数),每堆多少根(每份数),得到求平均问题的通法。操作的特点是通过动作而直观,从而把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

文科的教学则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来创设情境。一位教师教学《守株待兔》,很快就教完,可学生并不理解其寓意。这时教师灵机一动,扮成守株待兔者,倚在黑板下,闭目打坐,让学生“劝”自己。学生兴致倍增,纷纷劝起老师来:“老师,你等不到兔子啦”……“老师,再等下去你会饿死的!”老师还模仿守株待兔者的口气和学生争辩。学生越劝说,兴致越高,就越深刻地理解这篇寓言的意思。教学中除教师表演外,还可让学生表演,学生表演有独特的教学意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从本质上,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实际上,儿童不仅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而且还有着爱表演的个性特征。表演能够有效地调动并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语文教材中有些篇幅戏剧因素浓厚,语言的动作性强,教师要善于把它们改编成小品或课本剧,让学生走进课文,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在“动”与“乐”中把握课文内蕴,理解人物的性格、语言、动作、神态及内心世界。

学生活动所产生的直观情境也有其教学意义。一位数学教师在教行程问题时,感到学生对“同时”、“不同地”、“相遇”、“相遇时间”等概念难于理解,于是他组织学生活动,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他组织两队学生分别在操场两边站立,老师哨子一吹,两人同时从两地对走。这时,老师让学生理解“同时”、“相向”的含义。要求两人碰上时停止,告诉学生这是“相遇”。然后让同学们看在相遇时谁走的路程多,让学生理解在同一时间内两位同学各走多少距离。活动后,老师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学生想起活动的情景,以活动中获得的感性材料为支柱,进一步分析思考,便掌握了相遇问题的知识。

从教学艺术的角度来看,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要求:朗读——声情并茂;描述——绘声绘色;比喻——贴切精彩。

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地在头脑中浮现出教师所描绘的情景。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也能够把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形象。

比喻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有位化学教师特别善于运用比喻,从而在教学中收到了奇特的效果。例如,催化剂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个十分难懂的概念,在教学中他使用以下比喻:一个人要隔着一条河从甲地到乙地,共有两种走法:一种是先沿着河岸到很远处过桥,路远费时(比喻反应本身会进行但速度慢);另一种走法是在甲地坐船到乙地,路近速度快(比喻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途径使速度加快),而化学反应使用催化剂就像人坐船从甲地到乙地,路近速度快。这里的船相当于反应的催化剂,它加快了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参与了这一过程(比喻催化剂本身参与了反应),但船在人上船与下船后,本身的质量和性质不变。这样通过运用大家所熟知的具体形象的比喻,使原来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通俗而易懂,学生容易接受,理解深刻,而且把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不易遗忘。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注重通过“情境”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课堂因此有了活力,有了效率,但是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我们来看下面的两个课例。

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一位教师以多媒体展示了这样一个情境:三只小动物拉着三辆车。三辆车的车轮分别是圆的、三角形的和正方形的。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哪一辆车行驶得最快?”以此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特别是与圆的基本特征有关的数学问题。

无疑,该情境以车轮形状给人的视觉反差,加深了学生对“圆”的感性认识。但是刻意将“车轮”设计成三角形的和正方形的,这既有悖于生活常识,也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进一步观察和认识“圆心”、“半径”等特征的问题探究点,至多说明圆形车轮的车能较快行驶的原因在于其他车根本不能行驶。这样的教学情境缺乏学科教学的价值。

然而,同样的教学内容,在另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却有着不同的情境:

老师以多媒体动画展示儿童玩风车的情境。同时,给学生提出诸如“风车旋转时所形成的是什么图形”、“为什么这些图形的大小各有什么不同”等问题。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这些风车尽管在颜色、形状和大小等方面各有不同,但是,当它们在风力的作用下快速转动时,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却有着相似性,即“变成”了一个个色彩斑斓的“圆”。在交流与探究中,学生还发现了“圆”的大小与风车叶片长度之间的关系。可见,这种动态的视觉效果不仅增强了情境的趣味性,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感知“圆”的基本特征的经验平台。在随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对折事先准备的圆形纸片,进一步发现和认识了“圆”的基本要素——圆心和半径以及“圆”的基本特征与对称性。

下面我们再来看两个“分类”教学片段的案例:

案例A:

教室被布置成了超市的样子。三个大柜子头尾相接,紧贴着墙壁立在教室的一侧,还有三个箱子被摆到了讲台上:第一个箱子里放满了各种各样崭新的玩具,杂乱无章;第二个箱子里堆放的是一些带有包装袋的小食品,如薯条、巧克力等,品种繁多,数量也不少;第三个箱子里杂乱地装满了新鲜的水果,有苹果、橘子、香蕉等。如此“壮观”的场面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真实的场景、真实的物品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激情,加上授课教师的精心引导,绝大多数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学生学得轻松愉悦,收到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评课时,大多数听课教师对执教者的精心构思、大胆设计,对学生的优异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也有几位教师抱怨说:“这样的课看上去是不错,可真到了实际教学中,我们能用吗?这些东西得花多少钱呀!”后来,我们通过与执教者交流了解到,柜子是学校出面从附近的家具市场里租来的,玩具和小食品则是执教者前几天刚从超市采购的,学校会报销。

案例B:

上课伊始,老师用饱含童趣的语言对学生说:“像你们一样,小熊齐齐也刚上一年级。有一天上课的时候,大象老师让同学们拿出数学练习本做题,齐齐翻来覆去地在书包里找,却怎么也找不出来,急得满头大汗。你们认为会是什么原因呢?”学生的回答很有意思:“可能是齐齐书包里的东西太多了。”“可能他很粗心,没有认真找。”“也可能是他书包里的东西太乱了。”老师把自己预先准备好的书包拿了出来,并打开说:“这就是齐齐的书包。大家看看,你有什么感觉?”“太乱了,怪不得他找不到要找的东西!”“齐齐应该把自己的东西摆放整齐!”“最好一种放在一块,那样就好找了!”接着学生的话,老师说道:“也就是应该把书包里的东西一类一类地摆放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分类’(板书)。大家能不能帮帮小熊齐齐?”学生们自然是热烈响应。老师请几个学生把齐齐书包里的书动手分了分,并说出自己分类的依据。接下来是让每个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在此基础上,全班又进行了一次“看谁找得快”的找物品比赛。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学生的生活经验迅速释放出来:超市里商品的摆放、书店里书籍的归类、农贸市场里购物区的划分、家里衣服的叠放、冰箱里食品的贮藏,等等。你一言,我一语,孩子们豁然开朗:原来分类在生活中竟应用得如此广泛!——这是他们以前从未察觉到的。从孩子们欢快的表情中不难发现,他们觉得数学真是太有意思了!

在案例A和案例B中,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都能深深吸引学生,学生们热情参与、积极动手、踊跃发言,营造出了浓郁的学习气氛,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两者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大为不同,案例A刻意追求真实,显得铺张奢华;案例B则力求朴素亲切,显得简易实用。在案例A中,尽管学生是如此地喜欢、投入,但是细细加以分析,就会发现,这主要缘于场面宏大、物品真实所带来的感官刺激,而数学知识带给学生的内心喜悦和思维触动就明显减弱多了。而且,这样的问题情境流露出一种“贵族化”倾向,使得个别老师得出如下片面的认识:我上的课之所以学生不喜欢,教学效果差,主要是因为学校的教学设备落后,教学资源匮乏,我们无力营造让学生兴奋的漂亮场景。

案例B可以算是对这种片面认识的一个有效回应:一个装了些书本、文具的普通书包,同样能引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解决身边的问题、自己的问题中,把分类的知识逐步建构起来,体验深切,理解到位。而让人特别欣喜的是,这样的方式更容易激发、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学生的关注点不会更多地停留在非数学的东西上。另外,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分类的例子,虽然并未真的去找,只是想想、说说,但却能够达到唤醒学生已有经验、激活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眼光的目的。

同样是讲“分类”,一位在村小工作的教师创设的是“分粮食”、“分豆子”的问题情境,一位爱好体育的教师把学生带到学校的体育器械室里,整理各种活动用球,还有的老师让学生把捡到的树叶分类并粘贴成美丽的图画,虽然问题情境各不相同,但学生们一样学在其中,乐此不疲。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事实上,当我们一方面抱怨条件简陋而无法开发丰富资源时,另一方面却浪费着身边的基础资源,如教师自身、学生、课文的插图等。也许这些资源不够突出、不够现代,但却易于开发,使用便捷,效果也不错。这几位教师正是利用身边资源的好榜样。

关于教学情境,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积极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五、教师教学素养——善待学生的认知错误

一个小故事:

营长对值班的军官说:明晚大约8点左右,哈雷彗星将可能在这个地区看到,这种彗星每隔76年才看得到一次,命令所有士兵穿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在礼堂集合,我将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

值班的军官对连长说:营长有令,明晚8点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如果下雨,士兵们穿上野战服列队前往礼堂,这个罕见的现象76年才出现一次。

连长对排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天晚上,非凡的哈雷彗星将穿着野战服在礼堂出现。如果操场上下雨的话,营长将下达另一个命令,这个命令76年才出现一次。

排长对班长说:明天晚上8点,营长将带者哈雷彗星在礼堂出现,这是每76年才出现一次的事,如果下雨的话,营长将命令彗星穿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

班长对士兵说:在明天晚上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穿野战服,开着他的那辆叫作“彗星”的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

一个小活动:

问题:一张纸可以对折几次?

过程:请将一张纸对折,直至不能折叠为止。

谈谈感想:

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来看,以上的活动给你什么启示?

容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接受学生学习情况与自己想象的差距。

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是否合理。

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出现“想当然”的情况,查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干扰。

千万不要认为教师已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了,学生就一定应该掌握这些知识;也不要以为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知识,他就是真的掌握了。学生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一样,他们所理解的知识也会不一样,其中难免就会有错误的认识。这也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是合情合理的,错误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的。但是我们在对待学生学习错误的问题上往往存在一些误区。

(1)态度粗暴甚至挖苦

知识点和题目刚刚讲完,学生一听就说懂,但一做就错。教师恨铁不成钢,于是会冲学生吼:“刚刚给你讲过这个问题(或方法),怎么又错了!”甚至还有些更加偏激的做法,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惩罚,如:罚抄很多次,对经常犯错误的同学进行言行的苛责和挖苦。

(2)耐心不够

有些教师比较急躁,面对学生的错误,不给学生争辩的机会,也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就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认为只要通过传授,正确的概念就会自然代替学生的错误概念。有些教师在期末考试前发给家长的短信竟然是希望家长帮助学生“消灭错误”。

(3)纠错方法为机械训练

有些教师认为,在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时,如果效果不够理想,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不断巩固、不断记忆、不断练习加以解决,于是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这样做只是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出错的可能性还会很大。

以上种种误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比如有些教师总是对学生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出错,今天一点小错,会酿成明天的大错”。这种经常性的强化,虽然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很容易养成学生谨小慎微的性格,严重的还会导致心理上的偏执,如履薄冰、惧怕错误,不能宽容自己的哪怕是很小的过错,偶有小错就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既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抑制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所出现的学习错误中,通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学生的答案整体上是错的,但是其中又有正确的部分;或者,学生回答的内容本身并没有错误,只是因为它并不符合问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可以将这些错误回答中的正确部分进一步拓展,成为学生达成正确认知的生长点。

小丽背诗

在一节小学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背诵自己所知道的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小丽站起来张口就背出了四句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春色满园关不住,浅草才能没马蹄。”老师一听,乐了,好家伙,这哪是一首诗啊?分明是三首诗嘛!老师就对同学们说:“小丽真利害啊,一口气给我们背出了三首诗。有谁听出来了?”有的学生还摸不着头脑,不就四句诗吗?怎么说是三首诗�